欢迎光临南京市青秀城小学!
联系方式025-52210099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大爱青秀】坚持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15      来源:本站



图片1.png

    微雨初夏凉,数学教研忙。513日上午,青秀城小学的数学老师们齐聚录播教室,继续开展以“顺应自然实现课堂深度对话”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朱莉萍主任主持。

    第一节课是由周秋怡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这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一元、一角、五角、一分等);其次,通过怎么付一元的环节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转换,理解进率;然后,通过摆钱、数钱的小游戏巩固人民币的换算;最后,通过帮小明付12角的活动来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层层递进,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第二节课是吴媚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是在学生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基础上开展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学好这部分内容,是为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吴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活动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操作的过程,初步感知三边关系。通过操作、观察提出猜想,再验证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吴老师深入研究课后习题,两道习题并没有在学生选出正确答案后一带而过,而是充分挖掘,不断提问“为什么这组不能?”得出只需“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等结论,不断强化学生对于”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认识与理解。第二道习题吴老师巧妙地使用数轴的形式呈现所有可能的结果,直观的展示了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第三节课是徐月老师任教的《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一开始,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综合算式求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周长。从而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点,初步感知到乘法分配律。继而再通过2个等式直观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验证、归纳,初步了解感知规律,再次通过练习、描述、完善认识,达到对规律的理解,并能够运用规律解题。

    最后是课例研讨环节。先是由三位任课老师结合我校的校本研修主题“顺应自然实现课堂深度对话”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念。然后,数学组老师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听课感受,和上课老师讨论自己对课的思考。最后,朱主任总结发言,先肯定了三位任课老师的成长,指出课例中可以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每一次的校本研修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记录着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努力和付出,也是我们自身素质的一次升华。相信,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数学组会越来越好,教师的业务水平会越来越高。



友情链接: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