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来源:本站



首先,由班主任分别执教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自青秀城小学肖楠楠老师执教了《拒绝诱惑》一课,肖老师通过生动的游戏体验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联动课内外,引导学生探索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各种诱惑,激发了学生培养自己自控力的热情,讨论并学习了拒绝诱惑的方法。



丁家庄第二小学的任媛老师执教了《学画思维导图》,以贴近生活的自我介绍,带领学生走进了思维导图的奇妙世界。通过体验讨论,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思维导图学习技巧,感受到了思维导图学习法的便捷,提升了积极学习情绪。
接着,工作室成员和专职心理教师围绕“德心融合”开展研讨和微讲座。

青秀城小学心理教师沈月芸老师抓住了心育的核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作《研“心”课堂,做幸福班导》微讲座。作为班主任任执教心理课,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主动探究、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活动来开展心育,心理课的架构规范,课堂氛围宽松愉悦,有心理味儿。育人先育心,立德先立心。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知识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同时也自我成长。

丁家庄第二小学心理专职教师李遐彧老师针对《学画思维导图》一课,以《“心育”有法》为主题,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科学的心育方法,从“心”出发,用爱滋养,呵护成长,引领进步,帮学生筑起一道心理安全防线,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工作室核心组成员陈凤副校长以《学画思维导图》为例,引发工作室成员思考:如何在类似《学画思维导图》这样偏重方法学习的心理课中渗透心育?大家各抒己见。陈校长从营造心理课堂氛围、活动体验、方法习得、内心感悟四方面开展《心理健康课堂中的生本样态》的微讲座,强调心理课的内容体系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发展需求为导向;心理课的实施是以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和心理感悟为主;心理课的目的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学习运用心理健康调适方法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等为主要教育目的。


工作室主持人周宏亮副校长以“心理课与心理班会课有何区别?”“如果设计《拒绝诱惑》心理班会,你会如何设计?”两个问题组织研讨。丁家庄小学黄正军老师现场阐述《拒绝诱惑》主题班会。周校长引导大家对比《拒绝诱惑》的心理课和班会课,开展以“如何发挥班会课育人润心功能”为主题的微讲座,心理主题班会育德育心,要将大思政与心理健康润心相结合。育人先育心,主题班会应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切入口,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聚焦实际运用,先设计生活情境体验、游戏活动体验、角色换位体验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唤醒他们的内在自学;然后将学习目标通过行为操练的方式予以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便在学生身上逐步养成,从“心动”到“行动”。

此次送教活动,促进了班主任专业成长,也搭建了班主任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探索德心融合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审:黄若萱
复审:周宏亮
终审:金中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