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来源:本站
丹枫如火、金桂飘香、秋意渐浓,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10月17日下午青秀城小学和晓庄小学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 “立足解决问题模型,深入数量关系本质”。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李六扣主任,陈新涛老师、张海艳老师,迈皋桥教育集团陈斌书记、林艳校长,青秀城小学金中才校长、刘丹丹副校长、朱莉萍主任,晓庄小学查健主任、刘珍妮主任。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晓庄小学的丁洁老师和青秀城小学的陈彦青老师执教研讨课,第二部分是青秀城小学谷静老师的微讲座,第三部分是陈新涛老师进行专家点评。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陈彦青老师执教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从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画线段图、厘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勾连两种算法中的共同点。接着认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同一类问题的数学信息、说数量关系,之后对比几幅线段图的共性帮助学生感受模型,接下来鼓励学生尝试创造用一个线段图来概括几幅图,即自主建模。最后让学生根据模型设计这一类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交流时能精准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模型和数量关系本质。
第二节课由丁洁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课中学生从王大叔的月季花圃研究起,在探索花圃面积、设计花圃两项活动中深入感知转化策略中的变与不变,体会其价值。随后带领学生回顾曾学过的知识,体会转化策略在不同类型问题中的应用,勾连旧知,帮助知识建构。最后的分数涂色问题,与1-1形成对比,重点感受转化的形式并不局限于“不规则转化为规则”,而是要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变化。整节课,丁老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在深入探究、对比中感悟转化的本质,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微讲座
谷静老师分享给大家的是《立足解决问题模型,深入数量关系本质》的主题讲座。讲座分为四大板块。前三板块为老师们梳理了解决问题模型、数量关系本质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谷老师指出模型简化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优化模型。最后用课例《稍复杂的乘法实际问题》来详细阐释如何利用模型深入数量关系本质。她指出四个要点:一要深挖教材,确定模型类型,二要创设问题,触感模型,三要巧设问题,聚焦模型建构,四要优化学习资源,促发模型建构。
专家引领
陈新涛老师先让听课老师针对两节展示课和微讲座选择一个讨论自己的感动点和建议,各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第一节课由“个”到“类”,陈老师带领学生对模型进行了深入解读。第二节课丁老师对课本习题经过自己的打磨和思考进行了创造性改编,在多次对比中让学生体会“转化”时“变中有不变”。谷静老师的讲座内容详实丰富,她结合课例表达了对自己对“数学模型和数量关系”的深度思考,深深打动了所有老师。最后陈老师希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要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不仅要学会在课堂上做“加法”,增加自己的设计,也要适当做一些“减法”,去掉旁支末节,真正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运用,从教知识转变为培素养。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久!本次教研活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讨中结束,相信青小和晓庄小学的每一位数学教师一定会保持这份热忱,在专家的智慧引领下,望远方而奋进,在教育的田野上努力向下扎根,拔节孕穗同兼程,逐梦杏坛共绽放。
编辑:朱娇洁
发布:张 帆
一审:朱莉萍
二审:刘丹丹
三审:金中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