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2-22 来源:本站
——记“栖霞教科研云端大讲坛第二十四讲”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究,增强我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2月19日上午,青秀城小学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了栖霞区教科研云端大讲堂第二十四讲《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育转型》,本次讲座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董洪亮主任主讲。
董主任从“为自己的研究、教育改革与研究主题的选择、改变文风、做好研究的基础功课”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首先,董主任强调“为己之学”并非自私,教师的个人修为、个人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为己之学”需要回到传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将明确的传授、指导、训练、评价与潜在的影响、熏陶、感染、模仿结合。
接着董主任谈起教育改革与研究主题的选择。第一,“双减”是教育的系统转向。老师谈到现在基础教育的乱象,如游戏、饭圈文化、培训机构,这些现象是基础教育出现了问题。他提出:学校要办成学校的样子,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一起回到教育本源。第二,教育转向的表现在核心素养、课程教育、知识态度、教学管理。新时代,核心素养是从无对象的教学转向面向学生的教学;课程教学要从内容设计转向行为设计;知识态度从目的转向工具,从单一知识转向知识结构;教学管理要从道德绑架到关注底线。第三,对研究主题意义的理解需要一个结构。在概念中形成结构理解;在要素或类别分析中形成结构理解;在横向与纵向比较中形成结构理解。
另外,董主任提出要转变文风。现在很多研究论文有许多问题如可疑的数量化、无法忍受的繁琐化、语言的空洞和八股化。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做研究要先做好基础功课。多读有难度的书,多思考,减少同层次阅读,少消遣阅读,表达时要清晰有条理。教师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要多实践,通过教育实践创造,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课堂,改变教育。
我校老师们仔细聆听,做好记录,加深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育转型的理解与对当下教育教学困惑的思考。讲座结束后,我校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内积极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撰写:顾璎
一审:吴珍芳
二审:夏文军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