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6-12 来源:本站
且行且知,深学笃志
——记青秀城小学青年教师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金陵的六月,总是太过热烈,暑气开始席卷整个城市的上空,弥漫着令人燥郁的气息。6月5日,恰逢芒种,雷雨洗刷了一切浮躁,吴珍芳主任带领着南京青秀城小学的12位青年教师来到晓庄的陶行知纪念馆,拜谒了陶行知先生之墓,在树木葳蕤中静静地听在这里工作多年的程珞斐老师给我们娓娓讲述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教育理念。
我们一进门,正前方就是1994年新建的陶行知纪念馆,馆后是山。我们顺着西行的路走上去,两边苍松翠柏郁郁茂盛。正前方是一个牌坊,横匾上有陶行知手书的“爱满天下”,两边柱子上是郭沫若手书的由陶行知自己撰的著名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程珞斐老师在墓前的石阶上讲述了很久,我们认真听着先生的事迹,追寻历史中的风尘里这位伟大教育家的理论成就。行知园里很安静,教师们在陶行知墓前的心绪却激情澎湃,先生辉煌的人民教育事业不朽于时间,万古流芳。我们肃穆立定,整齐地鞠了三个躬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随后拐进东面的一个小广场,里面有一座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30年牺牲的十名中共党员。
最后我们来到了犁宫,屋顶为水泥浇制,仿茅草顶,显得古朴端庄,里面聚存了很多珍贵的关于陶先生的历史文物照片,全面生动地反映了陶行知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中,无论是“小先生”行动,还是育才学校和工学团,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始终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紧密联系的。我们需要学习陶行知,要用行知精神去教育学生。
学习参观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值得每一位教师“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纪念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教学思想,在各位青年教师的心中埋下了热爱教育事业的火种,必将每时每刻传承文明的薪火,尽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下摘录青年教师们的思考与感悟:
黄若萱老师:
在古朴的犁宫之内,回望陶先生的一生,感受颇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的诠释。他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创办了育才学校,创建了工学团,创建了晓庄学院,发动了“小先生”行动……他用一颗仁爱赤诚的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新教师,我们要时刻践行陶先生的求真精神,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黄心悦老师: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条件艰难、教育环境艰苦的环境的情况下,依然奋斗在教育岗位,那在条件优良的今天,我们更要不畏困难,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王楷老师:
陶行知纪念馆绝对是每一位教师最好的学习课堂。
纪念馆里面珍贵的图片不仅记录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也是启发每一位教师的生活现象之说明、教育现象之说明,提醒每一位前来的教师注重用行知精神教育学生学会求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凝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好似就回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耳边。教书育人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更是一条奉献的道路,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吧。
党员 张之庆老师:
教育思想不分年代,没有新旧,有的,只是真知。今天,我们来到陶行知先生的纪念馆学习参观,让我们静下心来,思索一下陶行知先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思索一下,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是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党员 朱洋梦老师:
在参观纪念馆时给我映象最深的是陶先生的“爱满天下”。陶先生一直都把“仁、爱”当教育的中心思想,我想到陶先生另外一句如今也广为流传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一分诚挚的爱,没有一份仁爱与宽容,教师如何与学生心灵沟通,只怕学生会在心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墙。陶先生著名的四颗糖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么个道理。因为对学生有爱,因为对学生宽仁,陶先生才会用四颗糖的奖励取代一般人的批评,也从而获得了期待中的教育意义。他创建晓庄学院时亲自设计的校旗中间大大的爱心也充分证明了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主张。
今天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陈艺老师:
今天我们在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陶行知纪念馆,作为一名新教师感触颇深,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教师把爱洒向学生自然也会收获满天下的爱,爱的付出与收获是双向的。我们应当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我定会在理论与实践的磨砺中坚决而沉着的一直走下去。
柏雪老师:
此次的参观活动让我们走近了陶行知先生,也激发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领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还要学习他对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群众信任的教育者。
支丽娟老师: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也是我教学之路上的第一位启蒙导师。当我踏入陶行知纪念馆时,崇敬而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令我感慨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创办了育才学校,工学团,晓庄学校,还首创了“小先生”教学方式,他用一颗仁爱赤诚的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此生,愿自己也能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做一位心怀仁爱的好教师。
周秋怡老师:
陶先生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开始是“知行”,从少年时的咿呀读书到青年时远赴海外,得了满腹经纶,仍心系祖国,回来实践。后又在实践中遇到诸多困惑,成了“行知”,他的教育理论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是“知。
党员 朱娇洁老师:
6月5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程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社会活动者、爱国者,陶行知先生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满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对于学生的爱是无限的。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作为党员教师的我,要接过先辈们的火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诚热情地对待学生,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
郎宇轩老师:
周五在吴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职初教师参观拜谒了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此行令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在以后面临学生时,我们当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对待学生,学习陶先生的亲力亲为,用心的对待和解决在教育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仲夏已至,栀子花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芒种是夏之丰收,更是夏种之始,所谓草木有锐气,天地有锋芒,愿我们青年教师珍惜时光,学习陶行知,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与学生共赏学业繁花盛开。
汇总编辑:王楷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