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4 作者:南京市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19-09-25 来源:本站
9月25日,我校黄若萱老师和丁倩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堂道德与法治的校本研修课。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的这次教学活动,并认真记录,给予了切实的评价与建议。
上午黄老师在二(3)班执教《这些是大家的》。本课通过对“公共财物”的重点引导,以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养成主人翁意识为核心,引导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爱护公物,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黄老师用五个教学环节完成课堂的教学过程,从猜谜导入:校园公物大搜索,到互动交流:校园公物作用大,接着是情景再现:我和公物的故事,然后是现场调查:班级公物还好吗,最后是课堂总结:布置调查活动。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小,对“公物”这一名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公物”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利用课前谈话和猜谜等帮助学生区分概念,用图片、视频、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爱护公物、喜欢学校、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在思想上提升对公物的认识,并能主动爱护公物。黄老师用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本课活动,让学生在思想上提升对公物的认识,并能主动的去爱护公物。
下午丁老师在二(2)班执教《班级生活有规则》。本节课是包含“班级生活放大镜”和“大家一起来约定”这两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生活中各种各样遵守或不遵守规则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班规的意识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的公共生活。教学中,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析班级生活,明确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参与,形成班级成员间的约定。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学生由“服从命令”走向“尊重契约”,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班规,由“要我遵守”转变成“我要遵守”。
这次的校本课程研习活动顺利进行,老师们的参与度很高,感谢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有效地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信我校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校本课程活动中会越来越成熟与专业。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