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23 来源:本站
校本研修展风采 深耕教学促成长
——青秀城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活动
月季香、榴花红、浅夏熏风,正值小满。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了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5月20日上午,主题为“顺应自然、指向小学课堂深度对话的实践研究”的校本研修活动又一次在录播教室举行。朱莉萍主任和全体数学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节课是王丹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在众多平面图形中摸出圆,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匀称的平面图形。紧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通过实践与正反两方面的交流,学生了解到成功画出圆的两个必要条件:定点和定长;接着在“如何找到圆纸片的圆心”这一活动引领下,学生通过两次对折、描折痕、观察、描述折痕特点、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自主提炼出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整节课每个环节自然生动活泼。
第二节课是徐月老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徐老师从1角+1角=2角,1元+1角=11角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进行导入,学生自然感知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而异分母分数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交流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展示了折纸、画线段图、通分、转化成小数等不同的方法,通过有层次的交流,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了通分的算理,再通过对比优化出最佳计算方法,让深度学习悄然发生。习题的设计结合生活实际,又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挑战性,体现了教师的匠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研讨环节,上课教师结合自己本节的教学设计,围绕“顺应自然,实现小学课堂深度对话”这一主题,分别解读了各自设计的意图,并对本节课的得失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接着全体数学组教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研讨。朱主任肯定了两位老师在一次次磨课中的成长,为大家呈现了两节可圈可点的研讨课,希望老师们能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一次次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示数学课堂的魅力。
希望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收获与思考,为我们的成长积蓄前行的力量。万物小得喜盈满,在今后教学教研的路上,愿我们心向远方、携手前行、不断收获丰盈!
编辑:徐月
审核:朱莉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