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青秀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11 来源:本站
青秀城小学 数学组
春风拂面来,杨柳吐新绿。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里,青秀城小学有幸请来区教研员杨清友主任参加数学组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活动由朱莉萍主任主持。
第一节课是吴媚老师执教的年级下册《3的倍数特征》。课堂伊始,吴老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再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受已有经验的负迁移,自然而然地认为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经过验证并不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发生碰撞,出现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拨珠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验证。在观察、对比中,学生最终发现了3的倍数特征——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第二节课是徐婷婷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首先,徐老师利用四张不同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生活上的变大和数学上的放大是不同的,体会按一定的比放大的图片的特征。新授环节徐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放大,缩小的概念。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计算,学生从最初的形状好像没变的感受,明白了长和宽是按同样的比变化,形状才不会改变,从本质上理解了形状不变的原因。最后,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进一步理解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的意义。
最后,杨清友主任对两节课进行点评。首先,杨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造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积累活动经验,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完整过程。其次,杨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也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在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老师既要呈现正面的案例,但也不能回避反例,只有正反两种结果的对比,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
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活动,数学组老师们又有了新的收获,对规律的探索有了全新的思考,相信她们会带着这些思考继续行走在课堂上。
摄影:韩孟云
编辑:吴媚、徐婷婷
审核:朱莉萍 夏文军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区督导教育评估网 丨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欢迎您的光临!